HTTP

HTTP 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 超文本传输协议

由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的英国工程师 Tim Berners-Lee v发明的,同时,他也是WWW的发明人,最初的主要是用于传递通过HTML封装过的数据。

发展史

  • HTTP0.9
    • 发布时间:1991年
    • 相关描述:协议简单到极点,请求时,不支持请求头,只支持 GET 方法,没了。
  • HTTP1.0
    • 发布时间:1996年
    • 重大变化:
      • 在请求中加入了HTTP版本号,如:GET /coolshell/index.html HTTP/1.0
      • HTTP 开始有 header了,不管是request还是response 都有header了。
      • 增加了HTTP Status Code 标识相关的状态码。
      • 还有 Content-Type 可以传输其它的文件了。
    • 缺陷:每请求一个资源都要新建一个TCP链接,而且是串行请求(所以,就算网络变快了,打开网页的速度也还是很慢。所以,HTTP 1.0 应该是一个必需要淘汰的协议了)。
  • HTTP1.1(至今传输最广泛的版本)
    • 发布时间:1997年
    • 更新记录:初始RFC 2068 在1997年发布, 然后在1999年被 RFC 2616 取代,再在2014年被 RFC 7230 /7231/7232/7233/7234/7235取代
    • 重大变化:解决了HTTP 1.0的网络性能的问题
    • 其它变化:
      • 可以设置 keepalive 来让HTTP重用TCP链接,重用TCP链接可以省了每次请求都要在广域网上进行的TCP的三次握手的巨大开销。这是所谓的“HTTP 长链接” 或是 “请求响应式的HTTP 持久链接”。英文叫 HTTP Persistent connection.
      • 然后支持pipeline网络传输,只要第一个请求发出去了,不必等其回来,就可以发第二个请求出去,可以减少整体的响应时间。(注:非幂等的POST 方法或是有依赖的请求是不能被pipeline化的)
      • 支持 Chunked Responses ,也就是说,在Response的时候,不必说明 Content-Length 这样,客户端就不能断连接,直到收到服务端的EOF标识。这种技术又叫 “服务端Push模型”,或是 “服务端Push式的HTTP 持久链接”
      • 还增加了 cache control 机制。
      • 协议头注增加了 Language, Encoding, Type 等等头,让客户端可以跟服务器端进行更多的协商。
      • 还正式加入了一个很重要的头—— HOST这样的话,服务器就知道你要请求哪个网站了。因为可以有多个域名解析到同一个IP上,要区分用户是请求的哪个域名,就需要在HTTP的协议中加入域名的信息,而不是被DNS转换过的IP信息。
      • 正式加入了 OPTIONS 方法,其主要用于 CORS – Cross Origin Resource Sharing 应用。
  • HTTP2
    • 发布时间:2015年
    • 重大变化:极大的优化了HTTP/1.1的性能和安全性
    • 其他变化:
      • HTTP/2是一个二进制协议,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效率。
      • HTTP/2是可以在一个TCP链接中并发请求多个HTTP请求,移除了HTTP/1.1中的串行请求。
      • HTTP/2会压缩头,如果你同时发出多个请求,他们的头是一样的或是相似的,那么,协议会帮你消除重复的部分。这就是所谓的HPACK算法(参看RFC 7541 附录A)
      • HTTP/2允许服务端在客户端放cache,又叫服务端push,也就是说,你没有请求的东西,我服务端可以先送给你放在你的本地缓存中。比如,你请求X,我服务端知道X依赖于Y,虽然你没有的请求Y,但我把把Y跟着X的请求一起返回客户端。 缺陷:若干个HTTP的请求在复用一个TCP的连接,底层的TCP协议是不知道上层有多少个HTTP的请求的,所以,一旦发生丢包,造成的问题就是所有的HTTP请求都必需等待这个丢了的包被重传回来,哪怕丢的那个包不是我这个HTTP请求的。因为TCP底层是没有这个知识了。
  • HTTP3
    • 发布时间:2018年
    • 重大变化:继续优化HTTP/2,激进地使用UDP取代TCP协议

http methods

  1. 传统的methods
get 获取服务器的数据
post像服务器提交数据
简单的网页功能,就这两个操作
  1. 现在的methods
get 获取数据
post 新建数据
patch/put更新数据
delete删除数据
  1. Restful API
一种新的API设计方法(早已推广使用)
 传统 API设计:把每个url当做一个功能
Restful API设计:把每个url当做一个唯一的资源

如何设计成一个资源?
尽量不用url参数
method表示操作类型

不使用url参数
传统API 设计:/api/list?pageIndex=2
Restful API设计:/api/list/2

用method表示操作类型
(传统API设计)
post请求 /api/create-blog
post请求 /api/update-blog?id=100
get请求 /api/get-blog?id=100
(Restful API设计)
post请求 /api/blog
patch请求 /api/blog/100
get请求 /api/blog/100

http常见的header有哪些?

  1. 常见的Request Headers:
Accept  浏览器可接收的数据格式
Accept-Encoding 浏览器可接收的压缩算法,如gzip
Accept-Languange 浏览器可接收的语言,如zh-CN
Connection: keep-alive 一次TCP连接重复使用
cookie
Host
User-Agent(简称UA) 浏览器信息
Content-type 发送数据的格式,如application/json
  1. 常见的Response Headers:
Content-type返回数据的格式,如application/json
Content-length返回数据的大小,多少字节
Content-Encoding返回数据的压缩算法,如gzip
Set-Cookie

http缓存机制(重要)

  1. http 缓存策略(强制缓存+协商缓存):
强制缓存

Cache-Control
Response Headers中
控制强制缓存的逻辑 例如Cache-Control: max-age=31536000(单位是秒)
max-age 缓存时间
no-cache 不用本地缓存
no-store 不用本地缓存 并且 不做协议缓存(服务端缓存)
private 只允许最终用户做缓存
public  允许中间路由做缓存

关于 Expires
同在Response Headers中
同为控制缓存过期
已被Cache-Control代替
协商缓存(对比缓存):
服务端缓存策略
服务器判断客户端资源,是否和服务端资源一样
一致则返回304,否则返回200和最新的资源
  1. 资源标识:Last-Modified 和 Etag
会优先使用Etag
Last-Modified只能精确到秒级
如果资源被重复生成,而内容不变,则Etag 更精确

在Response Headers 中,有两种
Last-Modified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
Etag资源的唯─标识(一个字符串,类似人类的指纹)
Request headers 对应字段
If-Modified-Since
If-None-Match

刷新操作方式,对缓存的影响:

刷新操作

正常操作: 地址栏输入url ,跳转链接,前进后退等
正常操作: 强制缓存有效,协商缓存有效

手动刷新: F5,点击刷新按钮,右击菜单刷新
手动刷新:强制缓存失效,协商缓存有效

强制刷新: ctrl + F5
强制刷新:强制缓存失效,协商缓存失效

ref:
HTTP的前世今生open in new window

最后更新时间:
贡献者: DESKTOP-ER5718D\zt